國電電力:謀篇標準化 布局本質安全
作者:中能電力 發布時間:2019-12-20 14:17:00 瀏覽:2766
12月12日,是國電電力安全生產管理探索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節點。這一天,國電電力編制的火電企業標準化規范與標準,迎來了中電聯組織的專家團隊的“大考”。
專項匯報、提問審查、分組研討……歷經重重“關卡”后,專家組給予了高度認可:框架結構完整,內容齊全,邏輯清晰,可操作性強,具有推廣意義。
通過評審后,國電電力一次性發布10項火電企業標準化管理規范及標準。像這樣,全面系統地發布火電企業標準化管理規范及標準,在行業內尚屬首次。
從2月份啟動,到12月份完美收官,歷經10個月的探索、磨礪與檢驗,國電電力用實際行動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謀篇布局,積極探索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推進本質性安全企業建設,在從優秀到卓越的路上,闊步前行……
頂層設計謀篇
黨的十八大后,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全局高度,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國家能源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新發展理念,確立了“一個目標、三型五化、七個一流”的總體發展戰略。
作為國家能源集團常規能源發電業務整合平臺,國電電力聚焦能源安全新戰略的實踐和成效,不斷加強火電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管理,為建設一流火電企業謀篇布局,提出了探索火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構想。
一直以來,電力行業在制度執行過程中,難以避免面臨行業標準規范與企業管理“兩張皮”、制度本身管理過程不全等困頓。制度上只有做什么,沒有怎么做、何時做、哪里做、誰來做、為什么做,在責任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缺乏有效指引。
特別是在時代高速發展的推動下,信息迭代日益加快,各類規范與標準推陳出新,讓企業各生產環節實時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是電力企業的“必修課”。
早在2015年,國電電力曾在系統內推廣實施的安全文明生產管理與檢修作業管理標準與規范,給火電企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不少老廠煥發出新生機。體驗過標準化帶來的“福利”,國電電力決定將安全生產標準化作為落實集團公司“責任落實年”的具體舉措和打通責任落實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邁出探索安全生產標準化堅定的步伐,為電力行業打造可復制的“國電電力”樣板。
國電電力搭建了安全環保標準化理論體系,確立了安全監督、技術監督、運行管理、設備管理、生態環保、外包服務、職業健康和反事故措施等8項標準化管理規范與標準,與已經推廣實施的安全文明生產和檢修作業標準化管理,組成10項標準化,火力全開,同步推進。
“新確立的8個項目,以各自管控對象的前后管理過程、流程為主線,環環相扣,前后呼應。整體的10個項目則從總體框架上涵蓋了所有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全部要素,像10個齒輪相互咬合,最后形成一個閉環?!睆倪x項到立項,國電電力管理者通篇謀劃,全盤考慮。
探索創新布局
“這次標準化不是‘另起爐灶’出一套新的管理制度,而是對原有制度的提煉,解決的問題是當前管理制度與現場執行最后一公里落地機制問題,邊推進邊回頭完善原有制度?!?br />
推動伊始,國電電力即明確最終目的:新的制度體系既要能作為領導人員頂層設計管理的指南,又要能作為基層員工具體行為和工作標準,徹底理順管理制度體系及管理思路,促進安全環??冃嵘?。
搞清楚目的地后,國電電力立即“出發”,選擇了北侖發電公司、大同發電公司、東勝熱電公司等6家企業作為管理與規范的“孵化地”。各試點企業按照“定內容、定措施、定時限、定責任、定考核”的原則,圍繞過程管理,通過學習討論、制定方案、內部審查研討、反饋改進等環節,循序推進。
2月份,邯鄲熱電公司領回了探索安全監督標準化管理的課題。一周時間不到,該公司便成立了以總經理、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組織機構,將安全監督標準化工作納入到企業年度重點工作中。3月21日,該公司公布了《安全監督標準化建設方案》,確定“以制度細則為基石、以責任落實為保障、以現場實施做促進、以堅持日常保常態、以改革創新提效能”5項基本原則,明確4個階段實施步驟的時間表,針對9項重點工作制定分解表,明確工作內容、工作措施、責任人、完成時間、檢查考核標準。
“我們總的目標是讓標準可操作、可普及,讓管理人員即使換一家企業還能輕松擔起運行管理工作,同時進一步規范運行人員行為,防范事故發生?!?br />
作為《運行標準化管理規范與標準》試點企業,大同發電公司先后組織了討論,整合了國家、行業、集團三個層面18項規范性引用文件,編制了建設方案與實施細則,經過試點運行和審查討論,摸著石頭過河,標準從起草到成稿先后修訂10余次。
如今,經過10個月的探索實踐,國電電力成功搭建了以安全生產為中心,運行、設備標準化為保證,安全、生態環保、職業健康標準化監督為保障,以外包標準化服務為支撐,安全文明生產標準化績效為驗證的全天候安全生產標準化管控體系。
該體系框架下,既有國標行標的體系化、系統性架構,又有企業現場作業或管理實用型標準化指導手冊類的簡潔、易懂、圖文并茂、實用,為火電企業安全管理提供了“風向標”。
落地實施求效
“安全監督有監督工作標準化圖示手冊,運行操作票有風險辨識預控機制,設備標準化有信息可視化與防控非停工作標準,反措有事故風險評估及次生新風險評估機制……”談及管理創新點,作為標準化工作牽頭人,國電電力安全生產部副主任李建榮如數家珍。
設備標準化在原有的制度基礎上,健全了“設備基礎信息”“設備維護檢修”等11個一級要素、81個核心要素,通過設備巡檢、設備檢修維護質量、設備分類管理、設備狀態分析4個方面對設備管理提出標準化的規范及要求,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控非停、非降等工作標準實現對設備的全壽命周期管控。
生態環保標準,作為業內首次發布火電企業生態環保標準與規范,采用PDCA模式設計,從企業主體責任及承諾、生態環保風險評價、基礎設施和資源配置、污染預防與管控、生態環保應急準備與響應、生態環保監督及評價、持續改進7個方面對企業生態環保管理做了全面梳理和提煉,形成了系統化、規范化、精細化、一體化的生態環保管理標準體系。
按照最初設定目標,每項標準與規范自成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每個標準化中至少體現了2至4個管理創新點,已成為現實。
“要以這10項‘規范與標準’為統領,推進公司系統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真正實現生產標準化、管理系統化、行為規范化?!痹?020年經營形勢座談會上,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被列為年度重點工作。
未來兩年,這套“規范與標準”體系將作為基層發電企業安全生產現場的穩固、提升的解決思路,在系統火電企業全面推進,為裝機容量占比高達76%的火電企業安全管理,送去“金鑰匙”,帶領火電企業向著“人員行為規范化、企業管理系統化、設備設施本質安全化、生態環境合規化”的目標,全速全進。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有了安全管理的“國電電力方案”,最終實現“一件事100個人和一件事一個人做100次是同一個結果的目標”,指日可待。
轉載:互聯網